運動受傷 冰敷還是熱敷?

knee-joint-pain

冰敷還是 熱敷?

病友最常問的問題:「我現在到底該冷敷或是熱敷呢?」多數人對於冰/熱敷的使用時機一知半解,以下為您簡單介紹。

冰敷與熱敷的效應

冰敷的效應,除了身體溫度開始降低外,會逐漸造成血管收縮、代謝率降低,藉此達到減輕疼痛以及控制炎症的效果。冰敷常用在急性傷害,如打球扭傷、發炎、表皮燒燙傷、或肌肉痙攣等,效果非常顯著。

相反的,熱敷則會使體溫升高、血管放鬆、身體代謝速率增加,並且促進局部循環,可以有效提升組織自癒能力。因此,臨床上熱療多用於傷害的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一般熱敷持續使用二十至三十分鐘,即有不錯的效果,使用熱敷包時,最好能用毛巾包覆,並適時翻開檢測、散熱,以避免燙傷。

冰敷與熱敷的使用時機為何?

許多教科書以時間作為給予冰敷或熱敷的依據,例如:受傷二十四小時內用冰敷、四十八小時後用熱敷。其實,傷害的復原情況因人而異,且損傷的嚴重程度與受傷的部位,也會影響到組織恢復的時程,有些嚴重的挫傷,炎症甚至會持續三天以上。因此,簡單的使用原則為:建議您仔細觀察患部,是否仍有紅、腫、熱、痛的急性期炎症反應,若仍存在上述症狀則給予冰敷;反之,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的痠痛則可以選擇熱敷,促進組織癒合及循環,減低腫脹及淤青的現象。

冰敷的運用?

冷敷主要使患處表層冷卻讓血管收縮至其周圍部位進而控制及減輕青腫、疼痛的程度。適用於擦傷、扭傷、瘀傷、輕微刀傷、輕微灼傷、發熱、頭痛、牙痛、流鼻血、昆蟲咬傷、眼壓過高等情況下。

熱敷的運用?

熱敷主要是增加皮膚表層的溫度,使得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降低痛楚,並使患者本身產生更多的養份及保護原素。適用於風濕、關節炎、背痛、肌肉酸痛、鼻塞、頸部酸痛、生理期疼痛及運動傷害等情況下。

冰敷與熱敷使用須知

冷熱療法必須適當使用,方能有良好療效。

冰敷與熱敷的時間大約是10到30分鐘為宜。脂肪較少的部位,像是腳踝、膝蓋、手肘,最好不要使用太久;脂肪多的部位,像是大腿和臀部,則可以給予多長一點的時間。至於感覺特別敏感、或是遲鈍的人(例如糖尿病),以及血液循環機能異常的病患,冰敷與熱敷時應特別小心謹慎。

冰敷與熱敷DIY

冰敷:市面上輕易可以買到的冰袋或冰枕最為理想,乾爽,方便又便宜。放在冰箱裏,隨時可以拿出來用,可以用在全身任何部位,正所謂一袋在手,妙用無窮。若臨時需要冰敷卻又沒有冰袋該怎麼辦?這時候冰塊就派上用場了,可是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容易凍傷,又沒有辦法均勻接觸肢體,建議您將冰塊放到塑膠袋裡,加入少許的水,利用冰水來進行冰敷,效果可是一級棒,不妨試試!!

熱敷:老祖母時代,"燒龜"(熱水袋),就是家庭必備的聖品,不但冬天可以禦寒保暖舒服,身體也可以藉此去酸止痛化僵,免除了擰熱毛巾的不便與麻煩,可見熱療方法在健康上的運用,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市面上現成的熱敷包微波個幾分鐘,包上大條毛巾,就可以使用,此外尚有電毯可供選擇,方便又安全,愛敷那裏就敷那裏,愛怎麼敷就怎麼敷,溫度不必太高,接觸面保持在55oC以下就可以了,否則容易燙傷。